将更多高碳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3年11月21日 生态环境部将更加注重发挥好市场机制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促进作用,为气候投融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11月17至18日,2023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举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上表示,要积极稳妥地将更多的高碳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增加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与此同时,还需加强监督,维护市场公平透明。通过碳市场形成具有合理约束和激励作用的碳价,释放有利信号,鼓励和引导更多的资金汇聚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也要加快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相关工作,逐步扩大市场支持领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去年8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九个部门启动气候投资试点工作。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指导下,多个试点城市探索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截至6月底,试点地方储备近2000个气候友好型项目,已获得授信总额545.63亿元。赵英民强调,要持续完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指导地方做好气候服务的创新试点实践,组织开展试点成效评估工作,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表示,中国低碳发展起步,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清洁发展机制的资金。
潘家华强调,气候金融零碳转型聚焦领域是零碳,低碳也可以,但是零碳优先。能源转型没有必要补贴化石能源,而是扶持新兴的零碳产业,没有必要搞所谓的补偿,而是要加大力度发展零碳,而且要聚焦化石能源的减退。在国际战略上,要重新审视我们所坚持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有限的资金投向零碳转型。
潘家华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讲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实也是钱的问题。当时可再生能源成本居高不下,搞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气候基金,里头基本上空空如也。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从高碳的化工能源转轨到低碳甚至是零碳的可再生能源,从风能光能到动力电池、电动汽车以及热泵,都已全面具备竞争力,而上述领域多为民企在组织,央企跟在后。竞争力强的产业及产品有投资有市场,也有利润,是机遇所在。
潘家华指出,央企多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在转型方面存在挑战,现有的利益格局使得他们难以舍弃,这就导致央企在转型过程中行动略显滞后,在风能光能、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未能作出应有的引领和贡献。
化石能源可以走向低碳,但无法实现零碳,潘家华补充道,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不可逆转。零碳可再生能源的转轨速度加快,变革影响深远,需配套进行财税政策的改进和调整。
来源:环境生态网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 发改委: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 2024年09月27日
- 家电“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2024年09月26日
- 汽车以旧换新成效如何?消费市场运行怎样?... 2024年09月25日
- 支持政策全面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2024年09月24日
- 各地最新再生资源回收相关利好,建议收藏! 2024年09月23日
- 河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年09月12日
- 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汽车置换更新活动实施细则发布 2024年09月11日
- 天津市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09月10日
- 从全球来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2024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