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的自我之战

2021年04月29日

气候变化是地球表层上的自然问题,随各种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人类诞生之后至工业革命前,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方式,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森林砍伐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化石燃料消费的快速增加,使海洋和陆地生物圈不能完全吸收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早在10多年前,科学家的研究就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了人类安全利用“地球极限”的13.4%。《自然》杂志2019年发表的研究指出,地球上的15个气候临界点已经被激活9个了,北极海冰面积减少、格陵兰冰盖消融加速、南极西部冰原消融加速、南极北部冰原消融加速、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亚马孙雨林持续干旱、高纬度森林正在消失、珊瑚礁大量死亡、大西洋温盐环流减弱。世界气象组织刚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约高1.2℃,自2015年以来的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202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仍在继续上升。

气候变化会成为人类的大敌,在某种程度上将胜过恐怖主义的威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就成为一个全人类要面对的政治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会一直伴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从本质上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与自己的战争,当前以“气候战争”、“生物安全战争”为代表的新型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人类必须全力以赴,赢得建设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生死之战。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公约,它是人类控制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个新起点,虽然中间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曲折,《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巴黎协定》等的达成,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具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尽管目前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尚有不同看法,但气候变化超出气候问题的范围而成为全球性的政治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更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气候变化的问题从环境领域一直延伸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社会领域,维系着人类的兴衰和各国的发展前景。当前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在众多议题上分歧严重,各个领域竞争激烈,但在应对气候危机以及相关问题上态度一致,2021年4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就强调了双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的重要性,要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共同为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的成功作出努力。中美两国均制定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支持发展中国家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执行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同时,关注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交通、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的合作,以及强化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排放。几乎同时举行的第三十次“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也聚焦气候公正、加强全球气候治理。

刚结束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强调,世界主要经济体迫切需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之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确保气候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能够实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再次强调各国须立即提高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呼吁各国开征碳税、停止化石燃料补贴、增加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停止新建煤炭发电厂,确保富裕国家在2030年前、所有国家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并实现公平的绿色转型。美国承诺,到2030年,使得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2005年减少50%~52%;中国再次重申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并强调将“严控煤电项目”,同时支持部分地方和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加拿大致力于到2030年,使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减少40%~45%;日本承诺,到2030年使碳排放量比2013年减少46%;英国宣布计划到2035年,使得碳排放水平比1990年减少78%;韩国宣布将停止所有针对煤炭的外部融资,并将在今年提交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巴西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4月初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马尔帕斯发表声明,世界银行集团新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决定性的选择之一,未来5年世行集团平均35%的资金将产生气候协同效益,世界银行50%的气候融资将支持气候适应和韧性,世行集团承诺将资金流向与《巴黎协定》的目标对接。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马斯克宣布设立1亿美元的奖金,用于奖励开发“通过去除大气或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来对抗全球变暖的方法”的发明家们。

对当下的中国而言,必须发挥在气候行动中的引领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发展绿色经济、宣传生态文化、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中国成为全球气候行动典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造原生性的动力;要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在气候行动中的作用,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科技现已被列为最值得关注的科技之一,要不断用生态技术的发展解决全球共同的环境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必须时刻紧盯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地缘政治的变化,面对气候变化下南北极出现的新情况,要走出科学考察的思维,提高到控制全球战略制高点的视角考虑,正确评估气候行动的战略机遇、经济机遇和政治得失,获得应有的利益,绝不能错失发展良机。

来源:生态文明建设与研究

作者: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